笔趣阁

繁体版 简体版
笔趣阁 > 99斤反骨,六姑娘回京野翻天 > 第328章 拍皇上龙屁

第328章 拍皇上龙屁

霄帝最信任的,还是这屋子里的三个人。

毕竟,他们都是和自己一起经历很多事的兄弟。

北软软更是父皇给他留下的吉星!

如果没有她当初上交的玉米和土豆,现在百姓们想要吃饱肚子,那就是痴人说梦。

不仅如此,北软软并没有因为玉米和土豆的出现后,就放弃培育我朝大米。

据他所知,北软软在南方的这些年,一直和农户改良稻种。

现在南方稻种的产量,和以前对比,已经能提升一倍的产量。

霄帝以前是太子的时候,还会担心北软软的锋芒会盖过自己。

现在,霄帝恨不得北软软为青朝竭尽全力,做出更多利国利民的事情。

只有坐上帝位,霄帝才越发理解和明白父皇对他和青朝的殚心竭虑。

任其职,尽其责;在其位,谋其政。

在什么位置,就要担起相应责任。

他是帝王,就该担起帝王的责任,朝堂上当学会鉴人用人,为百姓选用好官,方能不负民望。

父皇知道他的缺点,有皇室子嗣的狂傲,会妒忌他人比自己好。

父皇亲手让他学会,承认别人比自己厉害。

不惜拔高北软软的地位,义女变成大青长公主,掌仙鹤卫。

北软软也如父皇所期望那样,只要他对北家没有恶意,就会鼎力相助。

侯爷北子慎还让他真正的掌握皇权,不受其它权臣的掣肘。

赤朝玉皇后的藏宝位置,霄帝不是很想交给外人。

只是现在,不得不寻求可信之人用起来。

霄帝一脸无可奈何,“那你们两个说说看,南方官员,谁能胜任这件事?”

景亲王没有吭声,他确实对南方官员,并不是很了解。

宁亲王更是与文官没多少往来,根本无法答上这个问题。

御书房又陷入寂静。

霄帝抽了抽嘴角,自家兄弟这是给他出难题啊!

北软软叹了一口气,只好提了一嘴,“派去的官员,必须明面上,与我们没有任何关系的。”

“文官的话,我唯一接触过的,只有连家县的刘县官。”

“刘县官在连家县任职的时候,整个县都没有荒田,是个心有百姓的好官。”

“而且熟悉当地风土人情,且办事沉稳细致。”

“这几年我没怎么留意官场上的职位调动,也不知道他现在调去哪里了。”

“皇上不妨先查查他现在在哪任职?”

霄帝听后,眼前一亮,“李多福!”

在门外候着的御前总管李多福,连忙进来,“奴才在!”

霄帝当即吩咐道,“你亲自去一趟吏部,查查南方官员考核的册子。”

“重点是查原来在连家县任职的刘县官,他现在在哪里任职!”

李多福听见后,麻利的应了一声,“是,奴才这就去!”

然后退了出去,一路小跑去办事。

北软软摸了摸肚子,说了这么久的话,她的肚子都饿了呢!

先前李多福送了几碟糕点摆放在桌面,北软软不知道何为客气,直接捏着一块糕点,就开始吃。

景亲王和宁亲王见状,他们也饿啊。

只是在霄帝面前,君臣有别,他们其实还是有些拘谨的。

只有北软软,不管霄帝是什么身份,依旧我行我素,坦荡荡的让人心生佩服。

霄帝从皇子,晋封为王爷,到储君的身份时,北软软这么多年来,是真的一丝一毫都不曾变过。

北软软吃完一个糕点,就察觉到两双眼睛盯着自己。

她有些无语,瞪了那两个人一眼,“景亲王,宁亲王,肚子饿了就吃啊!”

“看着我做甚?”

“天大地大,肚子最大!”

“就算帮皇上办事,咱也得吃饱了再干活啊!”

“为什么要饿着自个肚子呢?”

“皇上又不是小气的人,他不会生气的!”

景亲王:“……”

宁亲王:“……”

皇上小不小气,他们做兄弟的,怎么会不清楚呢?

倒是北软软,怎么还能面不改色,颠倒黑白的拍皇上龙屁,说他不小气的话?

霄帝在旁听得一清二楚,心花怒放,清了清嗓子,“七哥,十弟,今天就在宫里陪朕一起用午膳吧。”

北软软笑眯眯的说道,“看吧,皇上哪里小气了?”

“你们也别干坐着了,快吃糕点垫垫肚子,离午膳的时辰,还得好一会呢。”

北软软说着,又拿起一块糕点塞进嘴里。

景亲王和宁亲王对视一眼,见霄帝神色并无不悦,便也不再拘谨,拿起糕点吃了起来。

四个人一边吃着糕点,一边说着闲话,气氛还不错。

半个时辰后,李多福总算回来了。

他满头大汗匆匆回来,跪地禀报道,“启禀皇上,连家县的刘县官,他全名刘卿源,是连家县首位文进士,去年晋升平洲知府。”

北软软一听,咽下口中糕点,一双杏眼弯了起来。

她直接说道,“平洲,正是玉氏一族的祖地呢。”

“皇上,要派刘知府去办这件事吗?”

霄帝笑了,“你觉得可以,那便让刘知府去办。”

北软软挑了挑眉,“那就请皇上安排吏部的信使一用,我亲自给刘知府写封信,让他办这事吧。”

“如此一来,不会有旁人知道,是皇上想要舆图。”

景亲王和宁亲王相视一眼,利用吏部信使传递消息,瞒天过海啊!

就算宫里有人赤朝馀孽,他们的手也伸不到吏部去啊。

就算是吏部有人,怎么可能会这么巧,看见北软软要刘知府办这事呢?

这个巧合,几率太小了!

霄帝明白北软软的顾虑,当即点头,“这事朕准了!”

“李多福,一会让你徒弟小喜子,把那一沓批过的折子送去吏部。”

“折子里会夹带长公主的那封信,一定要把信亲手交给吏部信使的手上。”

“记住,这事容不得半分差池!”

“要是出了差错,休怪朕摘了你徒弟的脑袋!”

李多福当即跪地谢恩,“奴才遵旨,定让小喜子把这事办妥,不负皇恩!”

北软软已经写好了信,信上只有让刘知府办一件事。

那就是避人耳目,秘密将整个平洲现在的舆图,摘画出一份,让信使带回京城即可。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